这活儿干了十五年,从山东到广东,60多个项目跑下来,*怕的就是格栅卡死、电机烧毁、链条断裂。尤其在造纸废水这种高纤维、高黏度的工况里,BF回转耙式格栅除污机造纸废水处理真不是摆设,是扛得住脏乱差的“铁头娃”。

BF回转耙式格栅除污机造纸废水处理 | 一线实操手的硬核经验

去年在浙江某纸厂,我带队安装一套35米宽的设备,原设计用的是普通不锈钢耙齿,结果运行三天就糊成一团。一查,污水里木浆纤维多,粘得像糨糊。我们按 SL 382-2007 第4.3条要求,把耙齿换成带倒角的316L不锈钢,间距从25mm调到30mm,再加装冲洗喷头——这才稳住。这不光是换材料,是按标准改参数。

设备进场前,我们先看图纸,核对尺寸。有一套在江苏,厂家送来的大轴偏心了1.8mm,远远超出了 GB/T 1804-2000 的一般公差范围。当时我就拍桌子:“这轴不能装!”按 SL 36-2016 第5.2条,关键转动部件**做无损检测,我们当场叫停,返工重制。后来补焊、热处理、探伤,花了三天,但省了后续大修的冤枉钱。

安装时更讲究。支架焊接**按 SL/T 780-2020 第6.4条执行:焊缝要连续,不得有气孔夹渣。我在现场盯了一周,发现有个焊点漏了,表面看着还行,一用磁粉检测,裂纹直通基材。立刻割掉重焊,谁敢马虎?这玩意要是崩了,整个进水口都得瘫。

喷涂也得较真。某项目在福建,钢材表面除锈只做到St2级,没达到 SL 105-2007 第3.2条要求的Sa2.5级。结果三个月后,边缘开始起泡脱皮。我们重新打磨、喷砂,再刷三道环氧富锌底漆+两道面漆,才算达标。现在那台设备跑了两年,一点锈都没见。

验收阶段*见真章。我们按 T/CWEC 29-2021 第7.5条,做满负荷试运行72小时。期间测试启停频率、过载保护、自动清渣能力。有次突然跳闸,排查发现是减速机散热不良,温度超标。我们加装风扇,调整润滑油型号,才通过。这可不是走过场,是真刀真枪地测。

说说价格。这套设备,小的3米宽的,8.5万就能搞定;大的50米长、双驱动的,能上到55万元/套。比如在江西那家纸厂,我们配了双电机、防缠绕耙齿、自动反冲洗系统,*终报价42万,含安装调试。不算贵,但得值这个价——你图便宜买个劣质机,一年修三次,算下来比新设备还贵。

关键参数 常规配置 高要求配置(造纸废水)
格栅宽度 3~10m 15~50m
耙齿材质 304不锈钢 316L不锈钢(带倒角)
清渣方式 机械刮板 喷淋+反冲洗
驱动方式 单电机 双电机+变频控制
防腐等级 涂层+电泳 三层防腐(含阴*保护)

回头再说点实在的建议:

  1. 别信“通用型”格栅,造纸废水纤维多,**按 SL 382-2007 选型,耙齿间距至少30mm,否则一开就堵。
  2. 安装前**复核基础标高,误差超过±2mm就会影响链条张紧,按 SL/T 722—2020 要求,所有螺栓**预紧力达标。
  3. 验收**带负荷跑72小时,不能只空转。真问题都在重载下暴露,别图省事。

BF回转耙式格栅除污机造纸废水处理,靠的不是嘴上功夫,是每一道焊缝、每一根链条、每一次冲洗的细节堆出来的。干这行,就得像个老工匠,手底下有数,心里有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