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在江西某泵站抢修,那台老式格栅耙齿全烂了,锈得像筛子,一碰就掉渣。我盯着现场那堆残骸,心里清楚:不是设备不行,是耙齿材质选错了。这事儿让我又想起前年在浙江一个项目,客户非要上便宜的304不锈钢,结果三个月后耙齿边缘开始点蚀,一开动就卡顿,*后整套设备停摆——8.5万一套的设备,硬生生干成废铁。

我们干这行,耙齿就是命根子。搞不清材质,等于拿钱买麻烦。按 SL 382-2007 要求,清污机耙齿**具备耐腐蚀、抗磨损、高韧性。但具体怎么选?得看工况。
我见过*狠的一次,是广西某河道清淤工程,水里全是酸性泥沙,含硫量高。当初设计用的是普通碳钢+喷漆,图纸一出,我就拦住:按 SL 105-2007 防腐规范第4.2条,碳钢在强腐蚀环境下**做重防腐处理,且涂层厚度不得低于300μm。可现场施工队图省事,只刷两遍底漆,根本扛不住。后来我推翻重来,换成双相不锈钢(2205),虽然贵了点,成本到55万一套,但用了三年没换过一根齿。现在回头看,真值。
再讲个更实在的对比:
材质 | 抗拉强度(MPa) | 耐腐蚀性 | 成本(万元/套)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碳钢+喷漆 | 400 | 差 | 8.5 | 淡水、低腐蚀 |
304不锈钢 | 520 | 中等 | 16.8 | 一般水质 |
316L不锈钢 | 550 | 好 | 28.5 | 含氯离子环境 |
双相不锈钢(2205) | 700 | *好 | 55 | 酸碱交替、高盐高硫 |
你看,差得不是一点半点。我们在江苏某污水处理厂做过测试,316L用了一年,表面出现轻微点蚀;而2205的样品,放水槽里泡了两年,连划痕都没几个。
关键还得看加工。按 SL 36-2016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第5.3条,焊接区域**避免热影响区晶间腐蚀。我带队伍在云南某项目,就遇到焊缝裂纹问题,起因是用304焊丝焊2205材质,热输入控制不当。后来改用专用焊丝,按 GB/T 19804-2017 控制焊缝形位公差,误差小于0.3mm,才把问题压下去。
还有安装细节不能马虎。按 T/CWEC 29-2021 第7.4条,耙齿安装后与导轨间隙应≤1.5mm,否则易卡死。有一次在山东,工人图快,直接塞进去,结果运行三天就卡住了。我带着人拆下来重新调,每根齿都用千分尺测间隙,按 GB/T 1804-2000 未注公差标准,做到“粗中有细”,这才稳住。
验收时也别放松。按 SL/T 722—2020,启闭机连续运行72小时无异常,才算合格。我们有个项目,试运行才12小时,耙齿就掉了一排,查原因:是齿根焊接不牢,违反了 SL 36-2016 的焊缝检测要求。补焊后重新报验,才过关。
说到底,BF回转耙式格栅除污机耙齿材质选择 不是拍脑袋的事,是吃透标准、盯紧细节、算清成本的活。你图便宜,后期维修费能把你吞掉;你选对材质,设备寿命能多撑十年。
三条实话建议:
1. 水质复杂就别用304,哪怕贵一倍,也要上316L或2205,按 SL 105-2007 该防的**防到位;
2. 焊接**用匹配材料,别贪便宜用错焊丝,按 SL 36-2016 要求,焊缝质量直接影响耙齿寿命;
3. 安装时逐根测间隙,按 T/CWEC 29-2021,间隙超1.5mm就可能卡机,别嫌烦。
别信“差不多就行”。咱干的是水利,设备一坏,污水倒灌,罚款比买新齿还贵。BF回转耙式格栅除污机耙齿材质选择,真不是选个牌号那么简单,是拿命在赌。
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