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干这行15年,跑过60多个污水厂的清污机项目,全是靠一锤一焊一铲子干出来的。你别看清污机就是个“捞垃圾”的铁架子,选错一台,半年就得拆了重装。前年在浙江台州那家厂,我们刚装完,运行三天就卡死,*后查出来是齿耙与栅条间隙没按标准来——当时用的是3.2米宽的回转式清污机,设计时没注意SL 382-2007里第4.3条:栅条间距与清污机齿耙节距**匹配,否则易堵。他们原配的是15mm栅条,但齿耙节距是18mm,垃圾卡住后根本扒不净。后来我们按规范改了齿耙,重新加工、喷涂,才搞定。

说到底,清污机选型不是光看图纸,得看实际工况。比如广东佛山那个项目,进水含砂量大,我们直接上双轴螺旋式清污机,价格18.6万元/台,比普通回转式的贵不少,但胜在耐磨损。安装时发现支架焊接变形,按SL 105-2007第5.2条要求:所有结构件焊缝**做防腐处理前进行外观检查,我们当场用GB/T 19804-2017查了形位公差,发现底座偏了3mm,立刻返工。要是不按这个来,后期腐蚀快,设备寿命直接缩水一半。
再讲个喷涂的事。江苏无锡那个厂,清污机安装完一个月,表面锈斑冒出来,甲方急得要换。我们一查,原来是喷砂处理没达标。按GB/T 8923.1-2011,钢材表面除锈等级**达到Sa2.5级,可他们图省事只做了St2,涂层附着力差。我们拆了重新喷砂,用环氧富锌底漆+聚氨酯面漆,每台补了3.2万块,但换来的是十年不掉漆。现在回头看,这种钱不能省。
关键参数这块,我列个对比表:
参数项 | 常规回转式 | 双轴螺旋式 | 液压抓斗式 |
---|---|---|---|
适用流量(m³/h) | 1500-3000 | 2000-5000 | 800-2500 |
栅条间距(mm) | 10-20 | 15-30 | 8-25 |
齿耙节距(mm) | 15-20 | 25-35 | 12-20 |
安装难度 | 低 | 中 | 高 |
单台价格(万元) | 5.8-12 | 18-26 | 24-32 |
像深圳那个项目,我们一开始想用回转式,便宜,但进水有大量纤维物和塑料袋,容易缠绕。按T/CWEC 29-2021第7.4条:当污水中含长纤维或软质杂物时,应优先选用带自清洗功能的螺旋式或抓斗式。我们改成双轴螺旋,虽然贵了近10万,但运行一年没停过一次,维修成本反而降了。
还有个细节:焊缝检测。山东日照那次,我们发现主轴连接处焊缝有气孔,按GB/T 11345-2023,一级焊缝**做超声波检测,合格等级为Ⅰ级。我们请第三方检测,果然发现一处未熔合,补焊后重新检,这才放行。如果当初没按这标准来,设备运行两三个月轴就断了,那损失可不止几十万。
再说验收。很多厂验收只走流程,我们坚持按SL 582-2012第6.1条:所有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后**进行尺寸复核与无损检测。我们带卡尺、测厚仪、探伤仪,逐项打分。有一次发现齿耙轴弯曲度超标,按SL 36-2016第4.5条,焊缝区域不得有明显扭曲或残余应力集中,我们要求厂家返修,直到满足为止。
总结三点实在建议:
1. 别光看价格,清污机选型**结合进水水质和杂物类型,不是越便宜越好;
2. 安装阶段**严格执行焊接与防腐标准,喷砂、涂装、焊缝检测一个都不能少;
3. 验收时别信“口头保证”,拿尺子、探头、记录本去现场实测,该返工就返工。
清污机选型,不是买个设备就完事。它是一场从设计到安装再到长期运维的硬仗。我干了这么多年,就记住一句话:标准不是写在纸上,是焊在每一根钢梁上的。
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