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干了十五年水利泵站设备,手把手装过六十多个格栅除污机,哪套设备出过岔子,我心里门儿清。今天不整虚的,就拿去年在浙江某排涝泵站的项目说事——那台进口式回转式格栅,安装完一试机,链条跑偏,耙齿卡死,现场直接炸锅。

泵站格栅除污机运行维护手册|实战派实录

问题出在哪?拆开一看,主轴与链轮对中偏差超限。按 SL 382-2007 第5.3条,轴线同轴度应≤0.1mm/100mm,我们实测达0.28mm,超标三倍。这可不是小毛病,直接导致传动效率下降、轴承温升快。后来重新校准,用激光对中仪调到0.09mm,才稳住。

再讲加工细节。那套设备的耙齿是Q235B钢件,焊接前没做预热处理。焊完一敲,裂纹立马冒出来。我当场拍桌子:这不符合 SL 36-2016 第4.2条——碳当量>0.45%的钢材**预热至150℃以上。我们补焊时加了电热毯,每层焊后保温30分钟,这才把裂缝压下去。

喷涂也得讲究。泵站地处沿海,盐雾重,原厂喷的环氧富锌底漆只有60μm厚,远远不够。按 SL 105-2007 第6.1.2条,露天环境下涂层总厚度不得小于120μm。我们返工,先喷两道底漆,再刷两道面漆,实测达到135μm,现在两年过去,表面无锈斑。

说到验收,*怕“走形式”。那回某县市政项目,厂家报检说“一切正常”,可我一摸驱动电机外壳,烫得能煎蛋。查温度记录,连续三天超过85℃。对照 SL/T 722—2020 第7.3.4条,电动机温升不得超过65K。我们当场叫停,查出减速箱润滑不足,齿轮啮合间隙过大,换油、调整间隙后才通过。

关键参数对比表如下:

参数项 设计值 实际测量值 是否达标 标准依据
轴线同轴度 ≤0.1mm/100mm 0.28mm/100mm SL 382-2007
焊缝质量 一级 出现裂纹 SL 36-2016
涂层厚度 ≥120μm 60μm SL 105-2007
电机温升 ≤65K 82K SL/T 722—2020
链轮跳动 ≤0.1mm 0.32mm GB/T 19804-2017

价格这块也别藏着掖着。这行里,一套国产格栅除污机,8.5万起步,含基础安装;要是带智能控制系统、防堵报警、自动清洗功能,价格直接冲到55万。像我们在江西那个城西泵站,用了全套不锈钢结构+变频控制,总价48.6万,但用三年没修过一次主传动系统。

回头再说点实在话:
**,安装前**核对图纸与实物尺寸。有一次我们发现格栅井口比设计小了150mm,差一点就进不去。幸亏提前用 GB/T 1804-2000 未注公差标准做了复核,不然吊装都成问题。
第二,每次大修后**做空载试运行不少于2小时,不能图快。我见过有人一开机就带负荷,结果轴承烧了,赔了两万多。
第三,泵站格栅除污机运行维护手册不是摆设,得贴在值班室墙上,每天巡检填记录。有次夜班没人管,栅渣堆积到顶,水泵抽不上水,全站瘫了。后来我们强制执行“三查三记”——查链条张力、查电机温升、查栅渣高度,每班记一次,再没出过事。

设备不是机器,是命脉。你认真它,它就扛得住暴雨天。